在突发情况下正确打开和关闭避难硐室密闭门指南
避难硐室密闭门是灾害发生时的生命通道,其正确操作关乎生死。在突发紧急情况(如瓦斯爆炸、火灾、透水事故)下,操作必须既迅速又规范。
一、 进入硐室时:如何正确打开和关闭密闭门
抵达与评估:快速抵达硐室门口,观察门周围环境。确认门口无严重变形、障碍物或直接冲击的危险。检查门上的压力表,初步判断内外气压差。
开启顺序门(如有):许多硐室设有两道门(过渡舱和生存舱)。首先打开外侧门。通常为逆时针旋转手轮,解锁后向内侧或外侧拉动。开门瞬间可能会有气流冲击,应站稳身体。
快速进入与关闭:人员迅速、有序进入过渡舱,严禁拥挤。最后一名人员进入后,必须立即关闭外侧门。关闭时顺时针旋转手轮,确保门扇完全闭合,直至密封条压紧,手柄旋紧到位。这是隔绝有毒有害气体的关键一步。
开启内侧门:只有当外侧门完全密闭后,才能打开内侧门进入主生存舱。同样操作手轮开启,人员全部进入后,立即关闭并密封内侧门,形成完整的密闭空间。
二、 在硐室内:确保内部安全
关闭所有门后,应第一时间检查门的密封性,并通过舱壁上的气压调节装置(如排气阀、压风供气阀)将硐室内部气压维持略高于外部(通常高100-300帕),形成“正压”,有效防止有毒气体渗入。
三、 等待救援或撤离时:如何从内部开启密闭门
在得到救援信号或确认外部环境安全需撤离时,应从内部开启:
确认外部安全:通过硐室的观察窗、电话或气体监测系统,与救援人员沟通,确认门外环境已安全(如氧气浓度正常、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安全值)。
平衡气压:如果硐室内维持了正压,必须先打开泄压阀,将内外气压平衡。否则巨大的压力差会导致门无法打开。
解锁开门:逆时针旋转手轮,解除闭锁装置,然后向内或向外推开房门。
核心要点总结:
快而有序:进入动作要快,关闭动作更要快且坚决。
确保密封:关闭后必须确认门扇密封到位,这是生命线。
注意气压:开门前务必平衡内外气压;避难时维持内部正压。
保持冷静:慌乱是操作的大敌,需按培训流程冷静操作。
平时务必参加矿上组织的实战演练,熟悉本矿硐室门的具体操作方式,才能在真正灾难来时冷静应对。
您可能还想看